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培育下一个华为腾讯 领军人才至关重要
2014年07月14日 来源:南方网 点击率:
 10月16日,结束北京的两天行程后,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率领英国科技企业代表团直接飞抵特区深圳访问华为、腾讯总部。期间他直言:“我本可以去上海,去成都,但我选择了深圳和广州,是因为我希望访问中国最出色的科技企业和企业家,事实证明我不枉此行。”

  这显然是对这两家全球知名企业及深圳这座城市的高度评价。与此同时,一些人也开始思考,在深圳的“80后”代表华为、“90后”代表腾讯之后,是否还会诞生类似的企业?哪些领域会诞生这些企业呢?

  深圳市政协委员金心异在微博上提出的这个问题,引发了不少人讨论。“深圳的下一个华为、腾讯在哪里?华为是上世纪80年代末创业潮的一个代表,腾讯是90年代末20世纪初互联网创业潮的一个深圳代表,现在的深圳还能有新一波创业潮吗?”

  中小企业缺“水源”创业创新压力大

  “我们在评审创新项目时发现,这几年让人眼前一亮的初创型项目没以前多了,特别是一些青年学生,创业的压力和障碍越来越多,市场竞争压力太大。”深圳某区主管科技产业的副区长今年上半年接受本报采访时称坦言,深圳的综合创业成本有些过高,这可能是深圳后续十年发展中一个很大的隐患。

  深港科技合作促进会会长张克科告诉记者:“华为、腾讯是从深圳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代表了深圳的活力。目前深圳的创业环境很微妙,实力比当年更强但创业动力不足,虽然有很多能点得出名的企业,但一些不知名却有活力的企业没有发展空间。”他认为,深圳的活力在于中小企业,政府的“水”没有浇到“苗根”上,这些小企业在目前大风大浪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难以负载。

  “早期深圳是小政府,企业发展更为自由,野蛮生长,但现在创业成本上升,政府也管得很细。”一位长期关注深圳经济发展、与各类企业接触较多的人士告诉记者,政府应该更重视对创业环境的打造,与周边城市建立更加良性的合作关系,让企业方便获得发展中需要的资源,给企业更大的空间。

  上述副区长也表示,对于政府该不该参与产学研也很纠结,政府手上资源很多,希望依靠力量引导产业,看上去也无可厚非,大方向是不错的。不过,政府如何判断这种引导正确与否?他认为,关键是要尊重专家,政府更多的是提供服务,不应该牵扯具体项目内容的制定。“美国并没有多少国家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或者重大专项,但它的创新能力现在仍然遥胜于中国。”

  在一些企业看来,尽管政府想出好政策,的确做了不少事,但问题是很多政策和市场脱节严重,这使得政策的效用打了折扣。龙岗天安数码城相关负责人曾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称,政府给出的一些政策并不是市场想要的。

  “比如,一些金融扶持政策,政府关注更多的是那些具有一定产值和规模的企业,对于这些企业而言,政府的帮助是锦上添花。政府往往会忽视一些虽然小但很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就像以前的腾讯,他们最需要雪中送炭的时候却得不到扶持。在这一点上,政府有点像银行。”

  该负责人认为,在制定政策时,政府应该放弃“计划思维”、“行政思维”,出一些更市场化的好政策,政策应该和市场机制结合得更好一些。“可不可以设计一套机制,通过扶持园区或一些市场的专业机构,让这些更加熟悉市场和产业的市场化机构根据市场规律,帮助真正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而政府则来考核园区和市场专业机构,从而使得政府的政策效应尽可能得以最大化。”

  高消费高房价阻碍企业创新

  提及深圳创业环境,不少人往往会提到深圳的高消费、高房价让一些人才望而却步。

  金心异分析说,近年来不少人都认为深圳创业环境不如八九十年代,甚至不如十几年前,一是深圳的很多成本在上升,如商品房价格、写字楼租金、生活成本都在迅速上升,使得草根创业难度增加了很多。

  “现在深圳的高房价、高物价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这成为深圳在争夺优秀人才时的一个软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仍对深圳的创业环境表示乐观和肯定,但对“两高”也有所担心。

  在樊建平看来,深圳首先有非常独特和浓厚的创业文化和创业气氛,其次是深圳真正发展起了市场经济,有了这个基础,再加上创新氛围、政府支持等方面的因素,使得深圳成为创业的首选。他说:“这一点长期呆在深圳的人可能是体会不到,但我为了招聘走出去的时候在全中国到处转,深刻地感觉到对创业和创新来说,深圳这个城市是最好的。”

  “科技创业的收益与成本相比高太多。高成本影响创业是不成立的,美国硅谷的创业成本比深圳高太多。”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副院长曲建告诉记者,并不认为深圳创新创业的氛围比以前差很多。

  除了成本以外,政府的管理也遭到一些创业者“吐槽”,政府该管的领域没管好、不该管的领域又管得较多被一些人诟病。

  “政府缺位和越位的现象都存在,该管的比如提升教育和医疗水准、社会治安,这些最基本的公共品,深圳在这方面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与上海等城市相比还是有很多差距。另外,由于政府越来越有钱,越来越自信,直接介入微观经济的欲望大大增强,该市场做的政府反而要干预。”金心异告诉记者,深圳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很多政策在全国领先,而且确实促进了产业发展,现在产业政策上则有简单化倾向,“似乎没招了,就知道砸钱。”而具体怎么砸钱也有待商榷。

  金心异称,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这些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处在发展初级阶段,还没有到达繁荣期,技术方向还存在很多基础性的未攻克技术环节,政府的钱应该花在大学和科研院所,鼓励他们在新兴产业技术方向上取得突破、获得专利,但政府直接把钱给企业,实际上干扰了市场的微观运作。

  能否出现下一个华为腾讯人才很关键

  “深圳未来再出华为、腾讯这样的企业,不是不可能,但我们不是算命先生,很难预见。”张克科认为,华为和腾讯是在深圳民营企业机制中由小到大,赶上了全球ICT和互联网的大产业潮流,起点和目标也是在国际平台上。如果一个企业要在深圳发展到华为、腾讯的水平,首先要有国际视野,要有核心竞争力,要有呼应未来市场的真正产品,要有迎合不同层次市场、不同人群的商业模式,这才是孕育大企业的过程。

  曲建告诉记者,目前还看不出来深圳哪些领域会诞生华为、腾讯这样的企业,但肯定不能下结论说没有,比如早年腾讯也没有被非常看好。“这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安排,市场的力量会选择合适的技术。”在曲建看来,深圳非常值得其他城市借鉴的地方就在于技术升级的路线不是靠政府,而是靠企业,尽管政府也在一些产业上推出了规划、配套政策和资金,但只是起到“加速器”的作用。

  樊建平看好深圳在医疗器械和服务以及机器人领域的发展,认为深圳在这两个领域已经有一定基础。

  “能不能出现下一个腾讯、华为,人才的种子很重要。”樊建平说,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领军人物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比如任正非、马化腾这样的人才,他们个人的才能和努力至关重要。当然,能否吸引、留住优秀创新型人才,不但对一个企业很重要,对一个城市也一样重要。

  除了人才的种子,种子成长的土壤也很重要。樊建平称:“这几年深圳在培养创新土壤方面做得比较好,深圳市政府很支持我们这类新型研究院,后来又成立了光启研究院等,对于带动产业发展、提升深圳的自主创新能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编辑邹长森)

  作者: 马芳 凤飞伟

上一篇:深港产学研基地主任史守旭教授一行到访我院
下一篇: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百花齐放